中国首款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诞生已量产

凤凰科技讯 中星微“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今日宣布,经过五年多的研发,中国首款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芯片诞生,并已于今年3月6日实现量产。

国家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张韵东表示,该芯片被命名为“星光智能一号”,目前已成功在视频监控领域实现产业化,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辅助、无人机、机器人等嵌入式机器视觉领域。

据悉,NPU采用了“数据驱动并行计算”的架构,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冯诺依曼架构。这种数据流(Dataflow)类型的处理器,极大地提升了计算能力与功耗的比例,特别擅长处理视频、图像类的海量多媒体数据,使得人工智能在嵌入式机器视觉应用中可以大显身手。

如何理解这块芯片的作用,给大家举个例子。前不久南京有个谋杀案件,警察为了找到犯罪嫌疑人的行动方向,不得不耗费大量警力去回放视频监控,这样浪费时间不说,也极容易因为视觉疲劳而出现疏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传统的摄像头只是一个记录工具,所有的数据分析都需要后台来操作,而这款NPU的诞生,能够让摄像头在记录影像时,就辨析人物特征,当警察需要找某个人时,只需要提供要检索的关键信息就能得到答案。

张韵东告诉凤凰科技记者, 神经网络处理器目前有很多企业在做,包括IBM的TrueNorth、高通的Zeroth、Google的TPU、中国科学院的寒武纪等,但中星微研发的这款芯片是首款将这个技术应用到视频监控领域,并且摆脱后台庞大复杂的处理器,直接应用在前端。

据悉,“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12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并依托于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实验室主要围绕数字多媒体芯片的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开展研究。目前已经开展了超大规模SoC芯片设计技术、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处理器、人工智能视频监控芯片片等相关应用基础与技术研究。

张韵东表示,未来,中星微将采用更加接近生物人脑的工作机理的方式,继续推出更低功耗更高运算性能的下一代神经网络处理器。

blog By 金凯德控股
2017-3-7

意美森公司与阿尔卑斯电气签订PC力反馈技术许可协议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总公司:东京都大田区 代表取缔役社长 栗山年弘,以下简称“阿尔卑斯电气”)在今年7月,与意美森公司(总公司: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 总经理兼CEO Victor Viegas,以下简称“意美森”)签订了有关PC市场触摸板力反馈技术的许可协议,特此公告。

阿尔卑斯电气从1948年创业起,就一直从事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相关产品的研发,在开关及TACT SWITCH®等各种输入设备和复合模块的开发制造方面拥有高超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业绩。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阿尔卑斯电气率先将民用市场中积累的HMI诀窍运用于车载市场。在为汽车电子化提供支持的同时,于2002年与触摸反馈解决方案的领军开发商和授权商意美森公司签订了有关车载设备用力反馈技术的许可协议。在此基础上,新开发出了可实现复合直觉型操作的,供音响、车载导航、空调等设备使用的HAPTIC COMMANDER®,并为车载市场所采用,源源不断地创造出创新型HMI产品。

此次,阿尔卑斯电气通过与意美森签订有关PC用触摸板力反馈技术知识产权和诀窍的使用许可协议,可在传统触摸板操作的基础上增加反馈功能,只需操作触摸板,即可通过触觉实现输入的确认,可掌握应用程序的运行情况和进行相应的操作,具有令人期待的应用前景。

此外,阿尔卑斯电气通过加强与意美森的合作,将进一步扩大HAPTIC®相关产品阵容,致力开发出高附加值的HMI产品。

意美森的触摸反馈解决方案和阿尔卑斯电气的力反馈技术,可再现数字设备的“感觉”,实现独特的可定制反馈效果。在直觉操作的基础上,还可进行输入控制,有助于在车载市场中提高舒适性及便利性等。进而通过机器人远程操作和仿真等技术,即使在无法获取语音或视觉反馈的实际情况下,也可再现实时反馈,是一项可拓展输入设备用途的技术。

意美森公司是依靠触摸反馈技术引领世界的创新者。该公司提供可以让用户通过触感实际感受数码信息的,可专心体验的解决方案技术。目前意美森拥有的专利件数,包括正在申请的在内,已经超过2200件,其技术被用在超过30亿台的数字设备上,为便携终端、汽车、广告、游戏、医疗和家电产品提供着触摸反馈技术。意美森的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面向全世界开展业务。

阿尔卑斯电气自1948年创业以来,以“专心做好元器件”作为基本姿态,创造出众多首创的、最好的产品。公司提出了“创造有益于人类和地球的新价值”的企业理念,至今已为世界各国约2000家客户提供了约40000种电子元器件。 目前重点发展的市场有车载、移动设备以及能源、保健、工业领域和IoT。对固有的“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传感”和“连接”这三大核心技术进行升级和融合,凭借对环境友好的“美好电子元器件”,为全世界人民的美好生活作贡献。

blog By 金凯德控股
2016-8-16

各科技大厂争相攻入VR(虚拟现实)领域

科技大厂争相攻入VR(虚拟现实)领域,随着Oculus Rift、HTC Vive相继上市,VR进入消费性应用新纪元。TrendForce旗下拓墣产业研究所预估2016年穿戴设备总数量将达1.05亿部,其中900万部为VR设备。游戏为VR率先切入的应用范畴,提供玩家新颖的游戏体验,VR设备对硬件规格要求程度也因此更高,并以GPU效能、无线通信传输速度及感测数据运算为三大发展关键。

拓墣产业分析师陈颖书表示,目前VR产品大致分为三类,移动VR(Mobile VR)、头戴式VR和独立VR(Stand-Alone VR)。移动VR只要将智能手机装进VR外壳中,就可经手机体验虚拟现实场景,其服务内容以观看为主,如三星的Gear VR等。头戴式VR则为一头戴式显示器,辅以把手或手套,藉连接计算机进行虚拟现实运算,如HTC Vive、Oculus Rift、Sony PS VR等。独立VR则指不需额外设备就能独立运作的VR设备,其效果与成本则会依零部件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头戴式VR皆为有线设计,待无线传输、电池技术更趋完善,拓墣预估2017年后头戴式VR无线化才会逐渐发酵。

VR硬件发展三大关键如下:

高效能GPU提升画面精致度与游戏舒适度

VR对画面运算和处理的要求极高,GPU是VR设备中最关键的零部件,其运算能力优劣对处理画面的实时渲染有决定性影响。此外,在VR游戏进行中,因画面延迟而造成的晕眩感为首要排除的问题。陈颖书表示,显示器更新率与GPU运算能力愈高,愈可有效降低画面延迟(低于20毫秒)并提升VR体验的舒适感,因此GPU之架构与硬件规格高低,便成为画面运作、使用者互动体验的重要指标。

blog By 金凯德控股
2016-5-11

全球手机用自动对焦马达(VCM&OIS)排名,ALPS居首位

日本调查公司TechnoSystems Research Co. Ltd发布的CCM行业的研究报告;在该份报告中,对2011年到2019年的手机用VCM(含OIS)进行了预测分析,列出了全球手机摄像头VCM(音圈马达含OIS)的市场和发展趋势及主要厂商的占比和排名情况。我们现摘录出来,供业界参考。

主摄像头将大部分采用自动对焦,少部分运用OIS方式:

从上表可以看出:到2014年,可自动对焦的摄像头占主摄像头的比例为68.7%;到2015年,预测这一数据将达到73.6%;到2019年,预测这一数据将达到83.8%。也就是说大多数主摄像头都将是可自动对焦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前置的摄头中,也有越来越多的采用了VCM马达来自动对焦,该项数据并未纳入进来。

从上表,我们还可以看出,2014年采用OIS(光学防抖)方式的主摄像头占比为3.5%;到2015年,预测这一数据将达到10.8%;到2019年,预测这一数据将达到20.3%。从越势来看,手机主摄像头采用OIS方式的这两年会有比较大的增长,但总体增长量有限,也就是只有部分高中端的会采用OIS方式。

Alps(阿尔卑斯):2015年预计占比为21.3%;ALPS是日本公司,是苹果主要供应商。在国内各手机厂商也有采用,但量不是太大。

Mitsumi(三美):2015年预计占比为13.1%;Mitsumi是日本公司,也称之为“美之美”、“美赞美”或“三美”,也是苹果的供应商。国内也有部分高端项目采用其产品。

TDK:2015年预计占比为12.6%;TDK是日本公司,主要生产基地在中国厦门。在中国国内市场市占比比较高,有较多中国品牌公司的项目采用其产品。

Jahwa(磁化):2015年预计占比为10.2%;韩国公司,主要为三星、LG提供产品服务,目前其中国市场处于开发阶段,其在闭环式马达领域有专利优势。

SEMCO(三星电机):2015年预计占比为10.3%;韩国公司,主要为三星提供产品服务,目前也想开发中国国内市场。

Shicoh(新思考):2015年预计占比为9.6%;新思考是由中国人收购的原日本上市公司思考而组建的新公司。其原为苹果4的供应商,在VCM马达有极深的技术沉淀,有较强的研发、生产能力。目前主要客户为台资及中国大陆主要的CCM模组厂,也是寻求重新进入国际大厂的市场机会。

Billu(比路):2015年预计占比为3.5%;比路是中资公司,生产基地位于上海,以其灵活的服务赢得中国手机品牌和摄像头模组厂不少中低端项目。

blog By 金凯德控股
2015-8-24